考研,最应该做的,和最不应该做的




考研,最应该做的,和最不应该做的

2023年的考研大战还没有结束,24年的已经悄然拉开序幕。这些年,在和一些学生接触的过程中,发现在准备考研的过程中,存在着一些误区,今天写出来分享给大家:

第一,确定考研后,最不应该做的,就是犹犹豫豫。想考又想工作,想考这里又想考那里,目标不明确。这是考研的一大忌讳。很多考生在犹犹豫豫中度过了大半年时间,等再想启动冲刺的时候,发现知识欠缺太多,最终也只是去考场见见真题,表示无愧于心,走走过场了。所以,每年虽然考研数量庞大,但很多人事实上早就缴械投降了,那些人在庞大的考研大军中因为始终下不了决心,最终难逃成为分母。

第二,确定考研后,最应该做的,就是踏下心来,认真准备,认定一条路走到底。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微调方向,但是大的方向,比如专业、院校,不要轻易改变。这样在准备考试的时候,以这所院校和专业为中心,划一个圆形。在把目标院校指定的书目精心准备之外,还要扩展一下知识面。不能只准备指定书目的部分。由于指定书目的影响因素太多,所以这个领域里还有一些权威的非指定书籍,最好也要涉猎一下。踏实应试,心无旁骛,是关键。天天想着走捷径,把成功的决定权压宝压在不可控制的其他人身上,是最要不得的。

第三,确定考研后,最不应该做的,就是受各种流行观点的影响。今天有人说圈层固化,相信了,开始报怨自己的圈层不够高;明天有人说,考研是新型啃老,于是急于证明自己的能力,想学以致用;后天又听说现在考研太卷了,太难了,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要知道,考研是求学路上又一次选拔,当然会有难度。考研在任何时候都很卷,不是今天才开始卷的。有时候运气好,擦线过,幸运之至。但是如果准备的时候就想擦线过,那可以说就考不过国家线了。因为中国古人就讲过,“取法乎上,仅得其中。”道理大家都懂,只不过经常会有侥幸心理,希望自己是那个幸运儿。所以,不要受任何流行观念的影响,笃定、平静,但坚韧地面对考研路上的一切问题,幸运则会悄然而至。

最后,考研最应该做的,就是处理好和父母的观念差异。这两天看到一个视频,一个年轻人在视频里讲到和父母的相处时,极端地说,不要听父母的,除非他们非常成功。现在的自媒体哗众取宠现象比较明显,也引得了一些人的共鸣。但是想想,不成功的父母,难道就没有教训可以汲取?他们在消化了半生的成败得失之后,总结的人生箴言难道没有一点可取之外?虽然有时候父母帮不上忙,只是唠叨。作为考生则应该耐心听,有道理的就吸收,不符合时代现实的,就当做一个时代的忠告。有了历史的纵深感,你才知道从哪里来,到哪里去。身边那些成功的人,都是善于学习其他人经验和教训的人。别人讲的一个经历的小故事,都可以成为你反思并学习的内容。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