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考博(考研考博考硕士顺序)




考研考博,考研考博考硕士顺序

这儿先解释一下,我们经常说的大学生(或者本科生)、研究生、博士是比较混乱的一个说法,里面既夹杂了学历又夹杂了学位。

为理清这个问题,我们先说一下学历和学位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

学历是人们在教育机构中接受科学和文化知识训练的学习经历。学习者在每个学习阶段结束或毕业后拿到的是毕业证书(不能顺利毕业者拿到的是肄业证书或结业证书);而学位是标志被授予者的受教育程度和学术水平达到规定标准的学术称号。

从学历上来分,从低到高分别有本科学历和研究生学历(研究生又分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大专就不提了。

从学位上来分,从低到高分别是学士学位、硕士学位、博士学位。其中,要拿到学士学位必须要保证大学能顺利毕业。

特别指出,博士后既不是学历也不是学位,它是拿到博士学位后(进入某个博士后流动站)找到的一份短期流动性工作,工作时长一般是2年,说白了就是临时工。

在咱们国内,做博士后就是找一个行业内大牛作为合作导师,进行科研合作并协助导师完成项目的这么一个事情。

这是一件双方都得利的事情,对合作导师来说,博士后帮自己积累了成果、完成了项目;对博士后来说,深化锻炼了自己的科研和技术水平,积累了更多更好的成果,拓宽了合作关系(也就是人脉),为之后找到一份满意的长聘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不足之处就是比别人多花了两年时间。

虽然从学位高低上来说,博士>硕士>学士,但每一位读过或在读的博士都知道,他们经历过的攻读学位的三个阶段,从入学考试的难度上来说,恰恰是反过来的。

这个难度大小的评判,首先得有个统一的标准,不能每个阶段分别设立不同的标准,那样的话就会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了,难易程度就不好界定了。

按照同一个博士就读过的三个阶段来说,他的感受肯定是高考最难,也最折磨人,毕竟是经历了高中三年尤其是高三那一年极为枯燥和紧张的备考。考研就简单了很多,他可能是直接保研的,也可能是轻松考上了自己的母校,即使是报考了外面更好的学校,也不过就是多准备半年而已,毕竟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的内容非常单一。考博士的话,就更没有什么难度了(大多数情况下可以说是没有丝毫难度),他要么是跟导师硕博连读(或者直博),或者是导师给推荐(或者自己申请)到更好的学校免试读博,当然还有少数是联系好导师以后,经过三个月左右的简单备考,参加一下博士研究生的入选考试,然后走个复试的形式就可以入读了。

当然,读博的最大难度是能联系上自己想跟又愿意带自己的博导。若是自己联系的话,需要有非常漂亮的简历(主要是指已经取得非常好的成果),并需要非常积极的主动性,要不断写邮件或者面对面跟博导交流,争取一个读博的名额。

若换个标准来评判,比如对每个阶段的所有考生来说,难易程度就看每个人的感受了。

我们以考入一所较好的985高校为目标。我们知道,通过高考直接考上的难度是非常大的,可以说是百不存一,甚至千不存一,高考之前那三年的紧张备考尤其说明问题。

这样来看,对比于高考的难度,考研的难度就微不足道了。抛开保送的那部分学生不说,对于大部分考生来说,只需提前一年备考即可。考试内容也单一了很多,考上的比例也大了很多,特别是选择报考本校的研究生,那可以说不要太简单。

考博士的难度,前面已经提到了,无非就是联系上合适的导师(想读博一定要提前联系好导师),然后硕士阶段有足够好的成果,英语口语和写作水平也还过得去,基本就没有问题了。

有些本科生,由于没有考入心仪的大学或心仪的专业,在大学的学习阶段可能比较消极,对自己的未来也极不乐观,有点破罐子破摔。

对这些消极的学生,我想这样来鼓励他们:“身处困境或人生低谷,莫消极,打起精神,用更刻苦的努力去提高自己,争取保研或考研至名校,跟一个牛导继续努力,或者进一步读一个名校的博士。如果你的成果足够突出,就业时依然会闪瞎别人的眼睛!”

考研考博(考研考博考硕士顺序)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