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工商管理()




考研工商管理,

随着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出台,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被提到一个新的高度,职业教育发展将迎来新的机遇和挑战。对于高等职业院校来说,乘着职教改革的春风,全面深化改革,势在必行。在河南工业贸易职业学院,有一群职业教育工作者花了近10年的时间,探索了一种符合高职院校特色的工商管理人才培养新模式。

最初的创业梦想 让他们走向更远的世界

“我们刚才给您测了一下 ,您的肤色更适合浅淡亮清的色系,这样的话更能彰显您的气质。”4月25日,在郑州市华悦时间广场内的一家J·LIFE穿搭艺术会所内,孙华丽正在向一位年轻时尚的女性顾客提供精致穿搭的建议。1992年出生的孙华丽身着一套干练优雅的靓丽套装,在与顾客的对话之中,眼睛里的光芒透露着睿智和自信。

孙华丽是河南工业贸易职业学院2013级工商企业管理专业的学生,毕业仅6年,她就创办了现在的穿搭艺术会所,着力解决商务女士在职场穿搭中为自己加分的问题。目前,她已经在省内外开办了5家直营店,并计划未来3年时间开设100家店。

孙华丽的创业实践起源于大学时期。在河南工业贸易职业学院读书的时候,孙华丽就受工商专业开设的创新创业课堂启发,在校园内经营过饺子馆,做过外卖团队,寒暑假的时候组织过同学们去昆山打工,在毕业季的时候收购过二手教材……这些最初的创业经历,让孙华丽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也给了她日后不断进取、继续创业的自信心和勇气。

走出大学校门之后,从医疗器械销售,到董事长助理、连锁服装店运营总监,再到如今的穿搭艺术会所连锁品牌的创办者,一路走来,敢闯敢拼的孙华丽走出了属于自己的人生精彩。她说:“回想起来,是学校的创业课堂给了我鼓舞和指导,是创业的梦想让我这样一个普普通通的小姑娘,在人生的旅途中不断成长、蜕变,看到更广阔的世界、遇见更优秀的自己。”

无独有偶,工商企业管理专业2020级的周冠贺同样在学校比较自由的创业氛围中获得浸润滋养,并于在校期间加入到创业实践的队伍中。目前,他和几个志同道合的同学合作在广州开办了广东省岳洋国际物流有限公司,还在郑州合资创办河南省菘之莫科技有限公司,主要从事跨境物流和跨境电商行业,面向全球范围开展业务。他说,“学院的创新创业课堂给了我很大的创业灵感,创业使我的大学生活更加丰富多彩,感谢王晓航和王媛媛等授课老师给我的很多的指导和帮助,我一定会继续努力,为学院和学校增光添彩。”

走出了校门的创业学生 身后仍然有师长的持续关注

“2021年6月份我从大学毕业,7月份我又在社会大学遇到了坎坷、又经历了一次学习,多亏有学校老师对我们创业学生的持续关注和支持,让我重新鼓起斗志、勇敢前行。”今年4月26日,河南纺再生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陈亚飞在他的一间位于新密市郊的旧鞋分拣厂房里,向前来看望他的河南工业贸易职业学院工商管理学院的王晓航和杨永亮两位老师动情地表达谢意。

原来,陈亚飞是河南工业贸易职业学院工商管理专业2018级的学生,在校期间他就注册创立了这家致力于垃圾分类、废纺回收的公司。虽然有点脏和累,但对于陈亚飞来说,这门生意“门槛较低,只要能弯下腰肯干实干,也可以取得回报,增加收入 ”。

不过,由于经营知识比较淡薄,在进入大学校园之前,陈亚飞没有办理营业执照、没有设立公司、企业内部的人员管理也很不规范。2018年夏天,陈亚飞来到河南工业贸易职业学院,在大学一年级的创新创业课堂上,他学习到设立公司、规避风险的必要性。下完课后,他就着手注册了现在的这家公司。之后,他不断吸收相关的经营知识,对企业的管理更加得心应手。

正当企业顺利发展的时候,2021年7·20的一场特大暴雨,让陈亚飞的这家厂房受灾。仅仅一两个小时,水位就上升到一米多深。在接下来的几天时间,厂房内所有的货物被淹没,陈亚飞损失惨重。

身在校园的王晓航得知情况后,马上联系到自己的学生,帮助他渡过难关。在了解到陈亚飞租赁的厂房原本就缺少合格的排水设施后,王晓航托朋友找律师,帮助陈亚飞向房东争取到一些赔偿,减轻了陈亚飞的经济压力。

“靠着平常与客户积累的信任,加上去年行情比较好,到去年年底我就缓了一口气,现在我手边有一个衣服厂房、一个旧鞋厂房、30多名工人,全年将有5000吨左右的货品出口到肯尼亚、坦桑尼亚等非洲国家,”陈亚飞说,“下一步我正在准备租赁新的更大的厂房,和干洗店合作拓宽渠道,在郑州大干一场。”

听完陈亚飞对企业目前发展状况的介绍,王晓航露出欣慰的微笑,“为你所取得的成绩由衷地感到骄傲。你们刚刚参加创业的学生,遇到一些风浪在所难免;困难的时候,学校的老师还会站在身后为你们排忧解难。”她嘱咐陈亚飞,要在之后的租赁合同里明晰权责归属,学会用法律保护好自己的权益。

在实践中验证的教育改革 探索出工商管理人才培养新模式

“我们学校的工商管理专业是从2009年开始招生,从招生那天起,我们就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作为高职院校、专科层次的工商管理专业,应该往什么方向发展、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全国模范教师、河南省优秀专家、享受河南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王晓航教授告诉河南青年时报·东风新闻记者,“我们在长期地教学实践中发现,工商专业专注于培养经营管理人才,因此这个专业就比较难以展开校企合作;但是在另一方面,我们发现报考工商专业的学生思维都比较活跃,很多人都有非常强的创业意愿,我们就探索重点开展创新创业的教育。”

王晓航老师(右二)在与同学们交流

在有着20多年一线教学经验的王晓航看来,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先理论、后实践,尤其是入学后第一个学期,开设的课程全是公共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等以理论为主的课程。在这种模式下,很多高职院校学生由于文化知识底子相对薄弱,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很容易丧失继续学习的信心。如何重新建立学生的信心、鼓舞他们继续学习的斗志,成为摆在教师队伍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经过一系列深入研讨论证,从2015年开始,河南工业贸易职业学院工商管理学院创新创业教师团队就开始进行大规模的创业教育改革,在新生入学后的第一个学期,就开了创新创业课程。

王晓航教授带领的教师团队在创业实训课程上帮助学生在虚拟仿真的场景下,体验从创业项目的筛选、市场的调研、财务的测算、商业计划书的撰写,到项目路演、募集资金、组建团队、孵化企业,并进行工商注册的完整企业创立流程。

“我们专门和企业合作研发了一套教学软件,学生在上面可以自由打开商业画布、SWOT分析、波特五力模型分析、财务测算等程序,录入的数据提交以后,指导老师就可以依据电脑系统出具的分析报告,筛选出比较有潜力的学生团队进行项目路演,然后,其他的同学在台下作为天使投资人用手中虚拟的资金进行投资,这就大大提高了创业实训教学的科学性和精准度。”

河南工业贸易职业学院工商管理学院副教授孟立慧介绍:“通过这套流程,学生对创业的过程有了更加清晰理性的认知,也会对中间的具体环节产生很多未知和疑问。老师就在这个时候引导他们说,你这方面的知识会在以后的人力资源这门课上学到,而另外一个问题则会在管理学、或者会计课上学到。这样,学生就会对之后进行的专业课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和学习主动性。”

王晓航教授团队在改革中,将学生划分为创业型企业人才和经营型企业人才,并同国内多家管理咨询公司负责人、咨询师座谈学习,商定两种企业人才所应具备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对于创业型人才他们的培养目标是“制定商业计划,能够统筹思维,运用会计基础知识进行财务测算分析,设立组织架构,具备基本的创业能力”;对于就业型人才他们的培养目标是“熟练运用各种办公软件,设计求职简历,掌握面试技巧,完成上级布置的任务”。在创业实训课堂上,就业型的孩子会被要求去试写求职信,以此引导他们深入思考以后用什么技能在这个社会上立足的问题。在此之后,这些孩子会有意识地参加社团活动、有意识地去到企业里实践、有意识地去参加一些比赛,让自己的大学生涯过得更充实。

在此基础上,河南工业贸易职业学院工商管理学院会在随后的学年进行理论知识讲授,在最后一个学期开设竞技性、实战性实训,“先启发,中间探索学习,后深化”,使学生的整体职业技能培养头尾呼应、无缝衔接。

河南工业贸易职业学院工商管理学院创新创业教师团队不断探索、勇于创新,摸索出了一条适合高职院校学生的新的人才培养方式之路。教学改革以来,出色的实践能力和扎实的理论知识使得学生们在相关技能大赛上获得不斐的成绩。2014年以来,学院的教师团队带领学生在全国高职院校技能大赛中获得了三个省赛一等奖,一个国赛二等奖的好成绩。许多个学生创业项目生根发芽、茁壮成长。经过多年的实施、修订,这套人才培养模式的成功经验已被推广至经管类其他专业和其他兄弟院校,均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2019年,河南工业贸易职业学院工商管理学院《高职院校工商企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研究与实践》获得了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2021年的《河南省职业教育在线精品课程研究与实践——以工商管理类课程为例》获得了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2021年,河南工业贸易职业学院工商管理学院创新创业教师团队被授予“河南省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

“我们打破了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采用了先实训、后理论,边实训、边理论的方式极大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我们通过职业定位,打造了学生就业创业两条途径;我们帮助学生一对一地、有针对性地辅导,帮助他们把项目落地,让梦想实现。学生的成才是我们最大的心愿,我们希望能帮助学生将梦想实现,如何培养创新型的人才将是我们坚持不懈探索的方向。”王晓航说。

来源 河南青年时报·东风新闻

记者 赵墨波/文图

编辑 夏赛赛

校对 杨阳

审核 田震

考研工商管理()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