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农业大学研究生(云南农业大学研究生院)




云南农业大学研究生,云南农业大学研究生院

守正创新 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而奋斗

亲爱的同学们、在线的家长朋友们:

上午好!

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举行2022级研究生新生开学典礼。首先,我谨代表学校、代表校党委书记高翅教授,向新入学的760名博士研究生、3770名硕士研究生,表示诚挚的祝贺和热烈的欢迎!

因为疫情,今天还有298名新生不能来校报到,但学校老师始终牵挂着你们,期盼你们早日归来。9月7日新生报到时,家长朋友们没能进校看一看,留下了遗憾。我们诚挚地邀请大家,在疫情可控的时候来校看看你们学习生活的地方,赏校园美景,品人文精神。一个更人文、更开放、更自在的华农欢迎大家!

同学们,因为有你们,这所有着124年办学历史的大学,有了新的色彩、新的种子和新的希望!坚信你们,在以“勤读力耕、立己达人”为核心的华农精神激励下,在“不张扬、不浮躁、不盲从”的华农品格熏陶下,定能成长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我期待着每一位优秀的新同学,能够把在大学母校所养成的优秀品质带到华中农业大学,在新的大家庭中共同奋斗、成就自我、成就集体!

大家即将开始研究生生活。研究生已经不是普通意义上的学生,我非常愿意把在座的各位新同学,作为我们一起探索未知的新同事。成为一名研究生,大家都会思考三个问题:第一,我该如何确定自己的研究方向?第二,如何做一名好研究生?第三,如何让自己的研究生活更幸福?近日,我读到了学校前辈、中国油菜遗传育种学开拓者刘后利老师在90岁生日时,撰写的个人求学和工作历程回顾。我想,这三个问题,刘后利老师都身体力行地做出了很好的解答。

第一个问题,如何确定自己的研究方向?

刘后利老师1945年赴美国伊利诺伊大学攻读硕士和博士学位,选择的大豆遗传育种方向。1948年获得博士学位后,正值旧中国风雨飘摇、人民生活水深火热,很多人都建议他留在美国。但他时刻铭记着祖国,心怀科技报国的梦想毅然回到祖国。他最初想去东北,因为那里是大豆主产地。但当时国民政府正处于崩溃的边缘,去东北已不可能。兜兜转转,刘老师最后落脚在武汉,来到我校的前身之一武汉大学农学院任教。1953年,为了响应新中国关于在南方大力发展油菜的号召,他转攻油菜育种研究。刘老师回忆起这段历程时说,一个人在选择自己的志愿和实现自己的理想,时常是不可能完全吻合的。但同时往往可能错中有对。能够使油菜在中国大地上由一个“小作物”逐步发展成为五大作物之一,为国家开辟了一个小作物崭新的研究工作和服务国家的广阔天地,同样实现了科学报国的心愿。

从最初研究大豆,到成为“中国油菜遗传育种学开拓者”,刘老师的这段经历启示我们:

在做研究、选择具体研究方向时,要心系“国之大者”、服务“国之大者”,把个人的奋斗方向融入到时代的洪流中,紧紧围绕国家需要、人民需求,真真切切地把科研的根扎进时代里,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才能成就一番大的事业。同时,大家从事一个专业研究,并不一定会终身从事这一个专业研究。当今时代,科技创新的速度大大加快,很难再有“一技之长吃终身”。我们要正确认识和辩证看待科研方向的“赛道变换”,掌握好在研究中学到的基础理论、科学构思、研究工具、研究方法,才能不惧变换赛道而做得更好、追求卓越。

第二个问题,如何做一名好研究生?

刘后利老师从1962年开始培养研究生,培养了新中国第一位农学博士,培养了傅廷栋院士、张启发院士等,主持创制了学校作物遗传育种博士人才培养方案,相关工作获得国家教学成果特等奖。在谈到培养研究生的心得时,刘老师总结出两点。一是硕士研究生要进一步打基础,包括数理化和生物学基础,以及现代实验技术基础。张启发院士在回忆起刘后利老师对他的培养时,十分感念的一个宝贵建议就是要求先学数量遗传学和数学,这为他后来的分子生物学研究打下了坚实基础。在硕士研究生期间,张院士花了一年时间到武汉大学数学系进修。二是硕士生和博士生培养有不同的标准。硕士生重在跟随导师系统参与研究过程,学会系统查阅科学文献,掌握研究技术和方法,熟悉科学论文的写作;但对博士研究生则要求必须有新的创造、新的发现或新的方法,而且是在独立条件下自行完成。

“硕士生要打基础、博士生要更创新”,刘老师的这段育人经验启示我们:

创新没有捷径,厚积才能薄发。硕士生要在本科阶段所受教育的基础上,拓展基础知识的厚度和深度,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研究习惯,掌握更多研究方法与技术,有针对性进行思维方式与学术技能创新训练,不断提升自身开展研究的科学素养,获取受用一生的真本领。今年,学校开设了一批本研贯通课程,希望能为同学们打基础提供更充足的学习资源。同时,创新是科学研究的灵魂。博士生要聚焦“自己找到的、具有重要价值和挑战度的未知问题”,敢闯无人问津之路,敢探无人跋涉之旅,在独创和独有上下功夫,争做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的提出者,进而成为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贡献者。

第三个问题,如何让自己的研究生活更幸福?

这是我们每个人都关心的问题。2005年5月,在学校为刘老师举办的90岁华诞座谈会上,刘老师回顾自己一生的研究,凝练成一个主题——“学习和植物对话”。这个主题非常浪漫。怎样“对话”,“就是要与植物为友,把植物也看作是有生命的,学会去观察植物、了解植物,知道植物需要什么。而植物,也会以它的生长、生命状态与你‘对话’。”刘老师认为,植物也是有生命的,生命与生命之间是可以对话与交流的。他把他的研究对象,赋予了人文的内涵,从中得到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的启迪与思考。

“与植物对话”,刘老师这个形象的说法启示我们:

高素质创新人才,不仅在于掌握精深的专业知识,更要具备完善的人格境界、充盈的人文情怀。我们生活在景面文心、情境交融的山水校园,要深知,学校一草一木都濡文沐雅,不要因为长期埋头研究,而失去对生活、对美、对诗意的感知能力,忽略了对事物内涵本质的深度思考。时刻保持求真、崇善、尚美之心,能让日复一日的平凡生活变得丰富多彩,能让你摆脱表层的喜与悲、得与失,而获得持久与长远的驱动力。

另外,刘老师在求学的过程中,用2年的时间获得了硕士学位、又用2年的时间获得了博士学位。这期间,他经历了一个苦读、巧读的过程,是勤奋、努力与奋斗,让他的研究生生活充满了幸福。同学们,快乐永远是在砥砺奋进中获得。研究生求学生活,是个人学术生涯的起点,是最需要拼搏奋斗的一段时间。如果来到狮子山,仅仅是想花前月下、享受生活,我认为是幸福不起来的。

同学们,科学技术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刻影响着国家前途命运,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刻影响着人民生活福祉。身处伟大新时代,身为科技创新“国家队”,希望同学们不仅要做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生力军,更要当好“中流击水、舍我其谁”的主力军,未来还能够成为引领潮流、引领时代的领军人。生逢盛世当不负盛世,生逢其时当奋斗其时。祝愿你们更富智慧、更有品位、更高境界,创造出更加美好的人生华章!

谢谢!

来源:华中农业大学

编辑 | 徐行

校对 | 匡敏 吴晗

云南农业大学研究生(云南农业大学研究生院)

赞 (0)